新民晚報訊(記者 宋寧華)“梅花”來襲,在前灘,10個在建項目的1200名建筑工人,被轉移到附近暫時空置的辦公樓。從昨天中午(9月14日)12時起,浦東啟動人員轉移工作,到當天18時30分全部轉移安置完畢。此次轉移建筑工地、危棚簡屋等各類人員共計14.7萬人,各安置點均已落實防疫措施。
圖說:1200名前灘建筑工人臨時安置到寫字樓。受訪者供圖(下同)
“從前天開始,聽說臺風要來了,我們就開始準備人員疏散轉移。”上海陸家嘴集團安全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前灘在建項目的建筑工人基本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,遇上臺風有一定危險。為此,從昨天下午1時開始,10個項目的工地工人按照不同“方陣”,分批被疏散到位于泳耀路的一幢辦公樓。到當天下午4時30份左右,前灘的建筑工人已經(jīng)安置完畢。
記者了解到,在這幢寫字樓里,工人們被分別安置在7個樓面中,避免人員聚集。進入寫字樓前,工人們統(tǒng)一做好核酸檢測并掃碼后有序進入。三林鎮(zhèn)、陸家嘴集團為他們準備了行軍床、飲水機、口罩、拖線板等,工人們到了這里就能喝上熱水、打電話給家人報聲平安。大樓里還安排了保安、保潔,讓工人們在安全整潔的環(huán)境中度過臺風之夜。
圖說:安置點
昨天下午,浦東新區(qū)相關負責人到區(qū)防汛指揮部檢查臺風防御工作,并到相關點位實地檢查人員轉移安置情況。全區(qū)集結235支應急搶險隊伍共計4095人隨時待命。截至目前,浦東新區(qū)沒有發(fā)生潮水倒灌事故,一線堤防、親水平臺已實行全封閉管理,沿江沿海543座閘門已全部關閉,堤防管理部門對全區(qū)122公里海塘和60公里防汛墻加強巡邏檢查,確保不發(fā)生潮水倒灌等人為責任事故。全區(qū)107座下立交均已落實搶險方案,并在易積水下立交提前設置移動水泵等搶險設備、安排搶險隊伍值守,目前尚未發(fā)生下立交積水問題。